茵萊湖小柚木橋
緬甸最有名的柚木橋,是曼德勒的「烏本橋」(U-bain Bridge),事實上茵萊湖也有一座「小柚木橋」,位在茵萊湖東岸的村莊「Maing Thauk」。
臨時起意
在湖上看完日出後,時間約六點半,租船三小時8000K,從上船到現在才過一小時,打道回府也太貴,我拿出地圖告訴船伕想去「Maing Thauk」村看一座橋。
從去民宿接我到現在、一路上都沒說話的船伕愣住,對我突然提出的要求有點不知所措,我看他似乎不懂,指著地圖上村莊的位置放慢速度重複好幾次「Maing Thauk」。他以手勢要我等一下,接著拿起手機播打,接通後與電話另一頭的人溝通一會兒,然後把手機拿給我。
電話那頭是一位懂英文的男子,我解釋自己只是想去附近的Maing Thauk看一座柚木橋,沒有要花時間進去村莊裡面逛或其他的,看了橋拍個照片就離開,不會浪費時間。聽完後男子沒多說什麼,只不停強調,七點必需回到碼頭,我強調當然沒問題。
(可以理解他們的顧慮,回去以後這艘船結束了我這筆生意後,還可以無縫接軌下一筆-繼續作當天的一日遊生意,因為一日遊通常在八點半至九點之間從碼頭出發。)
其實在看完日出、向船伕提出要去看橋之前,心裡早已推算過:從這裡到附近的村莊應該不到十分鐘,看個橋也許幾分鐘都不用,再加上回碼頭的時間,七點應該沒問題。
經過溝通,男子明白後,我把手機交還給船伕,他聽著電話另一頭男子的說明,然後微微點頭,似乎懂了。
進入村莊
船發動前進,不久左轉進入一條河道,一開始兩旁風景是種著蕃茄與瓜類的茵萊湖獨特「浮島」,愈往村莊深入,慢慢變成水上屋民宅。
如果以陸地上自家門前停放自家車子的概念,水上人家的門旁幾乎也都有「停船場」停放自家船。車之於陸地上的人們,就像船之於水上的他們一樣!
河道上只聽見這艘船的馬達聲,干擾著一方的寧靜,當下真希望自己搭的是划木槳的小船。
小柚木橋
經過了一個有幾戶民宅的聚落之後,左前方出現了一座很長的木橋,橋的另一端連接到盡頭陸地的村子。我猜測這應該就是傳說中的小柚木橋了。
剛剛經過的聚落居民划船到了橋頭,下船後登上小亭子,從這裡開始慢慢朝橋的另一邊盡頭走去。
「Maing Thauk」村的範圍有一半在湖岸陸地上,另外一半則在茵萊湖上,小柚木橋連接著這兩個地方的居民。
除了從水上,也可以從陸地上過來,之前騎自行車逛紅山酒莊時誤打誤撞搭上小船去的村莊,其實就是Maing Thauk的陸地部分,只是那時我還不知道。
緬甸最著名的曼德勒「烏本橋」(U-bain Bridge)總長約1200公尺,而這座柚木橋全部總長約411公尺,所以我暱稱此處為「茵萊湖小柚木橋」。
原以為只坐在船上拍拍照片,想不到船伕放慢船速後關掉引擎,停靠在橋中間的一處樓梯讓我下船,然後自己在狹窄的河道裡慢慢划動調頭。
其實這麼一大艘船似乎並太適合進來這河道,因為光是橫向將船隻調頭,船身就幾乎擋住整個河道了,進來的,都只是划槳的小船而已,應該是沒辦法再深入了,所以船伕才停在這裡。
剛破曉的清晨,周圍傳來蟲鳴鳥叫聲,盡頭的陸地村莊,仍籠罩在白色的霧靄中,混沌未明,看不清模樣。
柚木橋上,小男孩臉上塗著緬甸傳統防曬的黃粉末(Thanaka)跟在媽媽身旁,男人、女人與老人三三兩兩穿著傳統長裙(Longyi),一邊慢步一邊閒話家常,時光彷彿在此凍結。
可惜不能久留,只遺憾沒能從橋頭漫步到橋尾。我坐在橋上的亭子裡享受這風景,想在最短的時間內,儘可能將一切深印在腦海裡,剛剛經過的小男孩又折返回來,跟我一同坐在亭子裡,不時偷瞄過來,眼神中充滿好奇,孩子基本是不會說謊的,純真無邪,很好猜懂……
返回碼頭
回到茵萊湖,湖上村民或捕魚或挖水底泥草,已經開工作業。船伕全力加速朝娘水鎮前進,進入運河後船隻明顯變多,不少載著蕃茄蔬果的船也是往相同方向前進。
抵達鎮上,碼頭果然熱鬧的很,時間剛好七點左右,我將船資直接給船伕,點頭示意後離開,而鎮上的一天才正要開始!